年逾古稀,我竟然成了足球迷。回想起过去七十多年的人生,我从未看过足球赛。足球在我心中一直是狂野、不理性的代名词,球迷们似乎总是神经质、不成熟,甚至场上还常常出现球员之间的肢体冲突,场下的球迷也时不时会发生斗殴。还有那些足协领导和球星们的丑闻,令我对足球的好感几乎为零。
然而,这一切在6月29日的那场“海门之战”发生了改变。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足球比赛,第一次与足球如此近距离接触。随着苏超热度的不断升温,我开始关注南通迎战盐城的“王位争夺之战”,这场比赛在我的家乡如皋举行。耳闻苏超的门票与刀郎的演唱会门票一样难求,甚至更火爆。刀郎的演唱会传出30万、50万、80万人争抢3万张门票的情况,而这场南通与盐城之战则有136万多人的抢票热潮。
为了这场比赛,我开始提前布局,发动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们,准备好抢票。他们纷纷表示:“我们准备了好几部手机,就等着开票那一刻!”然而,7月14日的首次开票让我失望,秒光!我的抢票团队一票未中。听说17日还有机会,我再次加大了抢票的人数,最终成功抢到了一张票,得以现场观赛。一个小小的足球,怎么会蕴藏如此巨大的能量?我为什么会在古稀之年迷上足球?
从社会属性来看,苏超的强大魅力无疑是我被吸引的原因之一。苏超“十三太保”之间错综复杂又相互对立的“梗”,各城市对决时的拼搏精神,都是极具感染力的。更何况,观看苏超球赛不需要远涉重洋,能在家门口就能看到,这种便利性也让我倍感亲切。
从个人层面看,苏超展现出的拼搏精神激活了我内心深处那种永不放弃、永不服输的血性。在如今的社会中,谁的面前不是一条艰难的路?我们都需要足球那种争夺的拼抢精神,需要那种速度与激情。原来,我一直在呼唤一种新的能量和希望,而苏超恰好为我找到了精神支撑,成为了我战胜困难的原动力。
人需要一点精神的支撑。一支军队需要“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”的气概;一家公司需要“泰山压顶不弯腰,困难面前不低头”的意志;而一个人则需要不忘初心、勇往直前的勇气。同样,对于一支球队而言,也需要一种敢打敢拼、勇抢勇夺的顽强作风!
现在,我终于明白了苏超一票难求、万人奔赴的现象背后蕴藏的巨大能量。那是热切的期盼、决胜的勇气、坚定的信心,还有耐力与谋略。苏超已经超越了城市之间的比赛,升华为一种集体意识:锚定目标,永不放弃,永远向前!这种力量正是我和我的团队所渴求的。
虽然客观来说,我还算不上真正的球迷。现场看过两场比赛的我,远未达到那个“资格”。真正的球迷,是为足球而闪亮的眼眸,为赛场而激昂的呐喊,灵魂被足球精神深深烙印。他们不仅仅是观众,更是现代的朝圣者,以球场为殿堂、以球赛为仪式的信仰者。不因胜负而移的忠诚,正如常州队的球迷,屡战屡败,依旧不离不弃。
与他们相比,我连一个“准球迷”都算不上,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苏超的热情、追随和喜爱。能否成为真正的球迷不重要,参与其中才是最关键的。苏超的比赛还在继续,我将尽一切可能追随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,从中汲取力量、勇气与信心。在人生这条充满荆棘的征途上,我将如球员般不断奔跑、追逐梦想,永不言败,永远向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