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暗示定律,是指人或环境向个体发出信息,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,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。一个人若坚持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,对获得成功非常有帮助。
1
在哈佛大学的一堂心理学课上,教授对学生说:“今天我为大家介绍比尔博士,他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家,今天来给大家做一个实验。”
比尔博士拿出一瓶透明液体,对学生说:“这是我最近研发的化学试剂,无毒,有挥发性,还有少量的味道。我现在把瓶盖打开,如果有同学闻到液体的味道,请举手。”
当比尔博士打开瓶盖后,同学们安静地感受液体的味道,一会儿功夫,同学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依次举手了。
然后,教授对学生说,“同学们,我们的实验到此结束了。但是,我不得不告诉你们,比尔博士只是我们系一名普通的教师,而瓶里的液体只是普通的蒸馏水。”
学生们之所以感觉自己闻到液体的味道,是因为受到了教授和比尔博士的心理暗示,以为瓶子里的液体能挥发出味道,最后就真的感觉闻到味道。
2
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德国的化学家利用心理暗示进行残酷的实验。化学家用黑布条蒙住一位囚犯的眼睛,对囚犯说:“我将用刀割开你的大动脉,让你流尽血而死。”
然后,化学家用很钝的刀刺了一下囚犯的手腕,并打开水龙头,人能听到水滴落到地板上的声音。事实上,化学家并没有割到囚犯的动脉,只是隔了静脉,血一会儿就凝固了。
然而,出人意料的是,过了一段时间,那囚犯竟然死了。
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,能把不存在的事变成真实。
3
心理暗示有如此强大的力量,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心理暗示法。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,避免消极的暗示。
首先,我们要确定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然后,每天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,我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例如,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,你就经常跟自己说,“我是心理学家”。
在这样的暗示下,你能得到许多的自我肯定,提高了自信心,并且尽力地去做一些让自己真的能成为心理学家的事情,到最后,你成为心理学家的概率就非常大了。
4
这跟吸引力法则非常相似——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能吸引什么样的事物靠近你,最后你能成为那样的人。
不断的心理暗示还能让自己目标明确,不会浪费时间去做一些与目标无关的事情,从而能更快地实现目标。
暗示的力量是非常大的,无论什么时候,你若始终保持积极暗示,给自己鼓励,最终你会发现,你真的成为当初想要成为的那种人。